天水国税:紧抓六点不放松 开创内控新局面

来源:天水市政府门户网站 时间:2018-01-24

关键词:内控 内部控制i天水 国税

  2017年,天水市国税局积极顺应内控机制建设新常态,树立新理念、转换新思路,推动内控理念入脑入心,养成运用内控理念想问题、干工作的习惯,实现从“要我控”到“我要控”的思想转变,抓住机构建设、教育培训、运行监控、完善制度等重点,开创内控机制建设工作新局面。
  抓住切入点,明确职责健全内控新机制 
  为进一步规范内控机制建设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理顺工作关系,及时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深化内控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科,具体负责内控机制建设的日常工作,以及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确保深化内控机制设工作正常开展。指定各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联络员,使内控机制建设延伸到各个层次、岗位和税收业务环节,实现了全覆盖和无缝隙,确保内控工作推进有效率、有质量。
  抓住关键点,加强培训打造内控新理念 
  按照提升工作站位、服务发展大局的内控机制建设工作思路,8月下旬举办了内控机制建设培训班,邀请省局督察内审处同志为全体干部做专题讲解,从内控工作的发展、特点、取得的成效、内控运行的机制等四个方面,对内控工作进行了层层解读。利用每周机关集体学习时间组织全体干部认真学习了《内控问答录》及总局督察内审司郭晓林司长在《全国税务系统内部控制监督平台全面推广上线培训班上的讲话》,准确把握内控机制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方向,推动形成“人人学习内控 人人关心内控”的良好氛围,全面把握内控机制建设的核心和要义,大力促进内控理念和内控文化的养成。
  抓住着重点,重塑权力配置内控新框架 
  根据10个内部控制专项制度,从税收执法权、行政管理权运行的重点环节、重点领域入手,本着防风险、提效率的原则,对各项权力运行进行了科学配置。按照“定岗、定责、定人”的原则,分领导班子、税收业务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三个层面,从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各环节入手认真进行梳理。在梳理过程中,着力抓住三个重点,将办公室、人事、征管、法规等部门列为重点部门;将领导干部、拥有审批权的科室负责人、税收管理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政府采购人员等人员列为重点人员;将干部任免程序、政府采购流程、税收优惠审批、定额核定管理、税务行政处罚等列为重点环节,进行了全面梳理。
  抓住中心点,完善制度严控内控新风险 
  修订完善《天水市国家税务局机关财务支出审批规定》《天水市国家税务局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天水市国家税务局系统其他收入管理办法》《天水市国家税务局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天水市国家税务局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天水市国家税务局机关劳务费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构建了较为完备的监控制度,建立起职权清楚、责任明确、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制衡机制,进一步规范了财务管理,严肃了财经纪律。
  抓住着力点,强化执行发挥内控新作用 
  坚持以完善制度建设和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在完善岗责体系和排查各类风险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营改增、六项减税政策的落实,简化管理流程,从源头和机制上预防廉政风险,提高依法行政和税收管理水平。在现有机构下调整管理职能、完善岗位设置、强化人员专业性,重新调整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简化税收征管流程,减少工作环节,统筹征管业务调整,加强对执法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制定相关制度规定,加强征管工作的考核力度,对调查、处理、回复纳税人的举报和投诉,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有力推动全局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工作水平的提高。  
  抓住风险点,加大监督取得防控新实效 
  按照“分岗查险、分险设防、分权制衡、分级预警、分层追责”的预警防控模式,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和推进风险防控工作中的有益做法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把构建“制度+科技”的防控思路融入制度建设和工作流程设计,将权力行使过程固化为信息处理过程,把制度规定固化为计算机程序。通过对各岗位风险、制度落实、权力运行等实施动态监控,做到系统操作事先预警、办理过程全程留痕、异常动作自动锁定,实现“内控功能内生化、管理痕迹化、责任可追溯”,确保制度执行不受人为因素干扰。同时,探索内控与各职能部门的风险防控协作机制,依托各类业务管理信息软件,实施专项检查、协同核查、日常检查、网上督查、联合抽查等,形成内部防范控制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