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专员办认真落实财政部关于加强内部控制的工作要求,把内控建设作为加强管理、防范风险、规范运行的重要内容,健全机构,落实责任,从制定内控操作规程、完善配套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责任体系、强化内控执行监督等四个方面,着力构建流程规范、权责清晰、监督有力的内部控制体系。
一、制定操作规程,夯实制度基础。认真落实《专员办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试行)》要求,全面梳理各项业务流程,找出关键节点,识别和查找风险点、风险等级,明确责任主体,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绘制简明清晰的流程图,经过全办反复讨论修改,最终形成《青岛专员办内部控制操作规程》。该规程全面覆盖了青岛专员办所有二、三级业务流程,以流程控制为主线,内容涉及8类风险防控、38个业务流程,将主要业务流程的责任细化到每个具体环节,为各项业务规范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完善管理制度,加强配套衔接。青岛专员办针对制定内控操作规程中发现的部分现行内部管理制度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组织全面梳理现有规章制度,根据内控操作规程各项规定,认真分析总结现有各项规章制度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做好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2016年以来,制定考勤管理办法、信息考评办法、修订协同办公平台运行管理办法等各类制度19项,正在研究制定财政监督审理暂行办法、业务工作考核办法等,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切实将内控操作规程的规定和要求落实到各项日常管理办法和制度中,确保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的一致性,以制度立规矩、以制度定流程、以制度抓内控、以制度促管理。
三、编制工作手册,落实岗责体系。在认真梳理处室职责、划清工作边界的基础上,青岛专员办各处室编制工作手册,明确主要监管事项、工作职责、岗位分工、信息采集、工作流程、政策依据等内容,并对照内控操作规程各项业务的岗位设置情况,将工作任务和责任细化到项、分解到岗,落实各个工作环节的具体工作人员,设定岗位责任人,明确岗位要求,细化工作内容,强化履职责任。
四、开展内控检查,强化执行监督。青岛专员办切实履行内部控制检查、考核和评价职责,认真实施了全面的内控检查工作。整个检查过程严格按照制定检查方案、组织开展自查、实施重点检查、制作工作底稿、形成检查报告、发布整改通报、上报整改报告等七个环节周密组织实施。一是各处室首先对照内控操作规程,围绕各自工作职责,逐项自查各项业务风险点。二是结合处室自查情况,按照全面覆盖审核审批、日常监管、检查核查、调研等各项工作和机关运转的原则,采取抽样检查的方式,针对重要业务和高风险事项,重点抽查了17项审核审批业务和3类内部管理事项。三是针对检查发现的内控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印发了《青岛专员办2016年内部控制检查工作通报》,要求各处室针对各自问题,逐一核实、整改,形成整改报告上报内控办,并分析问题原因,研究完善进一步防控风险的具体措施,确保各项工作始终处于内部控制制度框架下,有效管控工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