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提高全办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青岛市编办通过方案引领、机制保障、制度支撑,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提升机构编制内部管理水平。
一是以搭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架构为引领,构建全方位内部控制体系。制定《青岛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确定“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务实勤政”内控建设目标、坚持“全面推进、科学规划、问题导向、相互制衡、与时俱进”基本原则、明确“强化流程控制、加强权力制衡、强化监督检查”主要任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建设组织领导架构,成立办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内控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定期召开会议,统筹指导全办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二是以全面推行内部风险防控机制为保障,实现指导与防控全覆盖。坚持重点防控、全面推进的原则,按照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强化流程控制、明确关键节点、依法合规运行的要求,针对机构编制各项职责权利运行以及全办人员、财务、资产管理、机关运转等服务管理事项,编制完成35项内部风险防控机制汇编,基本实现全办人、财、物及各处室重点业务事项全覆盖。内部风险防控机制涵盖职责运行流程、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责任主体、防控措施以及制度支撑7大方面,确保合理配置权责,细化权力运行流程,明确职责权限,提高内部控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指导全办经济和业务活动规范化运行。
三是以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为支撑,确保有章可循、违章必究。着眼职责权利运行,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全面查找涉及全办职责履行、权力行使、机关运转等方面的薄弱环节,新增、修订办内部规章制度40余篇,作为内控体系建设的理论支撑。从制度入手,规范职权运行、弥补隐患漏洞,引导全办加强法律意识、制度意识,实现制度管人、流程管事。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方案、35项内部风险防控机制以及40余项规章制度共同组成全办内部控制体系,从而实现对全办经济和业务活动风险防范和管控。青岛市编办大力倡导并推进内控文化建设,使内控意识贯穿于每一名机构编制干部的日常工作中,并逐渐成为一种自觉和必然的行为准则。